4月15日上午10点,教育部“落实全教会 奋进迎华诞”1+1系列发布采访活动第二场新闻发布会在江苏苏州举行。本次发布会主题聚焦学校美育和全国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
发布会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介绍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及全国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有关情况,并表示教育部今年将推出《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将就加快补齐教育中的体育和美育短板,破解学校体育和美育面临的师资队伍建设和场地设施建设的难题,明确学校体育和美育在教育评价体系中所占的应有地位等作出要求。
学校美育近年来取得哪些进展?一起来看↓↓↓
一、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办法》《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办法》。2017年,教育部出台《学校体育美育兼职教
师管理办法》,破解现阶段学校体育美育教师紧缺问题。2018年,在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回信公布次日,教育部党组第一时间下发《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重要回信精神的通知》。今年4月,教育部刚
刚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是指导和推动新时代高校美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指南。这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为学校美育政策体系构建了“四梁八柱”,制度建设更加完善。
二、教育教学成效显著
美育课程建设稳步推进,美育课程资源日益丰富。各地各校积极开发利用当地民族民间美育资源,丰富美育课程内容,深化美育教学改革,构架以审美和人文素养为核心的美育课程体系,在中小学增设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课程。调查显示,近87%的学生在中小学接受了艺术教育,65%的学生参与了艺术社团或兴趣小组,学习掌握了艺术技能。
三、资源保障持续向好
美育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明显。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美育教师人数由2008年的43.41万人增加到2018年的71. 7万人,十年来平均增速为5.1%。十八大以来,美育学科教师每年平均增幅达8.7%。美育器材配置、场地设施条件大幅改善。设施设备标准日益完善。
四、推进机制不断完善
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都印发了省级层面贯彻落实《国办美育意见》的实施意见。
2016年-2018年,教育部分三批与31个省(区、市)人民政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署了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实现了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全覆盖,这在共和国的教育史上是第一次,标志着学校美育发展迈上了新征程,探索建立了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联动机制。
五、品牌项目成果丰硕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连续开展13年,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累计投入9.54亿元,惠及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千万高校学生,成为引领广大青年学生走进艺术、感受经典、陶冶情操、提升境界的知名美育品牌。
传承的力量——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展示结合节日节点,通过全媒体向社会展现学校体育美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果,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各地各校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开创了学校美育“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生动局面。
六、育人导向更加凸显
教育系统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美育的重要论述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切实把握学校美育的育人导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美好心灵。
进一步增强学校美育意识形态属性的认识,高度重视思想和价值观的培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和教育教学全过程,音乐、美术、艺术课程标准以及教材的修订,严守正确的政治导向与政治立场,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近些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核心任务和实现路径是什么?一起来听听王登峰司长怎么说↓↓↓
近些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美育工作紧紧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开展:
第一个方面要高度重视学校美育工作,充分认识美育的价值,要实现思想观念上的移风易俗。整个教育系统,要在全社会充分阐释美育工作在孩子成长和全面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基础性作用,阐释美育对学校、对教育的极端重要性。
根据这样的认识,学校美育工作要扎扎实实做到面向人人的教会,面向人人的勤练和面向人人的常赛,这是推进学校美育改革发展最核心的一项任务,就是要转变思想观念,实现移风易俗。
第二个方面要下大力气去改进、改善学校美育的办学条件,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加快推进学校艺术场馆的建设,这是一项庞大的社会工程,这是整个学校教育里最短的短板。要做好这件事情,整个学校的面貌要发生重大变化,不仅要配齐、配强师资,还要在艺术场馆建设方面也有大的突破。
第三个方面要通过改革教育评价体系,让学校美育、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在对学生的升学、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评价里占有一席之地,占到应有的地位。学校美育工作开展的情况,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的发展情况,要作为考核学校、考核教育、考核地方政府工作绩效的一个重要指标。
这样就能够调动家长、学生、教师、校长、教育行政部门、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和支持学校美育工作,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就是众志成城,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学校美育工作。
以上这三方面工作,是近些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学校美育工作最核心的三项任务。
今年,教育部刚刚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高校美育工作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在今年年底之前,教育部还将推出《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改革发展的意见》。这个《意见》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求,加快补齐教育短板中的体育和美育的短板,破解学校体育和美育面临的师资队伍建设和场地设施建设的难题,明确学校体育和美育在教育评价体系中所占的应有地位,全面推进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改革发展。
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从2003年开始举办,至今已成功举办五届。第六届艺术展演活动具体有哪些内容?随教育小微一起来看↓↓↓
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从2003年开始举办,至今已成功举办五届。全国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由教育部和苏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现场展演将于4月15-20日在苏州市举行,届时将有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在内的全国547所中小学校万余名师生相聚苏州。
本届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首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是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首届艺术展演活动,也是全国亿万中小学生为伟大祖国70周年华诞献礼的重要活动。
活动从2017年11月开始,历时一年半,按照各校和县(市)地(市)开展活动、各省(区、市)集中展演和全国现场展演三个阶段有序推进。展演项目分为艺术表演类、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艺术作品类、中小学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四大类。现场展演期间,将集中展示10场声乐、器乐、舞蹈、戏剧、朗诵等艺术表演,53个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展示和学生优秀艺术作品展览,还将举办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和广场嘉年华活动。
本届展演活动有四个显著特点:一是坚持育人导向,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展演活动始终。二是促进公平均衡,让每个学生成为展演活动的最大受益者。三是强化实践育人,让艺术社会实践成为以美育人的重要平台。四是坚持协同联动,让机制创新成为展演活动持续推进的内生动力。